2月20日,北京2022年冬奧會精彩落幕。在這場“精彩、非凡、卓越”的盛會背后,北京市園林綠化集團堅決履行國企責任,以首善標準做好冬奧服務保障工作。設計施工一體化參施的天安門廣場“精彩冬奧”巨型中國結、長安街沿線、專機樓及機場高速路、八角橋、延慶媯川廣場等9組立體花壇在冰雪中集體“綻放”。同時,天安門觀禮臺及機場高速等景觀配套工程高標準完工,營造出隆重熱烈的冬奧氛圍,展示首都莊重大氣的城市形象和中國傳統文化,為冬奧盛會提供良好的城市環境。
匠心設計,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巧妙融合
2022年“冬奧”主題花壇由園林集團藍海浪團隊負責設計。“我們設計了建黨百年花壇、國慶花壇和冬奧花壇,這個經歷是很難得的;冬奧花壇設計主要考慮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,比如既體現奧林匹克精神,也有紅燈籠等中國元素,還有‘海陀戴雪’這種北京特色。”藍海浪表示,“冬奧會舉辦前期恰逢春節,我們考慮在花壇中將喜慶的春節元素和冬奧元素結合;此次天安門廣場中國結的造型不僅融入了冬奧會會徽,還有雪花元素,紅色的中國結象征喜慶,這一傳統的造型和天安門周圍環境相協調,顏色也和紅色的城樓、城墻相呼應。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時刻,使用中國結突出中國傳統文化,也象征著全世界人民一起攜手共進,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。”
天安門廣場中國結花壇底部別具匠心。從上空俯瞰,底部的圖案是五環環繞在一起并嵌有雪花圖案,寓意五洲同慶冬奧會。底部彩色植物有機覆蓋物,將于冬殘奧會期間更換為早春耐寒花卉,讓花壇從“銀裝素裹”變為“春的霓裳”,花壇上的冬奧會會徽也將更換為冬殘奧會會徽。
專機樓“喜迎盛會”主題花壇
除了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上的5個花壇,位于機場專機樓出口和四元橋的兩個花壇也是我們設計的。”藍海浪說,“冬奧會是全球盛會,我們希望嘉賓一下飛機就能感受到北京的熱情。所以機場專機樓的‘喜迎盛會’花壇使用了吉祥物、雪花、飄帶,營造出喜迎賓客的熱烈氛圍。‘冰墩墩’‘雪容融’兩個吉祥物分別在路口兩端迎客,它們的‘個頭兒’比較大。”
創新技術和工藝,達到北京冬季景觀的最高標準
在北京寒冷的冬季進行園林特色花壇景觀布置尚屬首次,園林集團“天安門廣場擺花”團隊采用“五新”融合呈現冬奧景觀盛宴,最終呈現出美輪美奐的效果,營造精彩熱烈的節日氛圍,展示獨特的冬日城市園林藝術。
新品種:高質量植物材料的選擇是確保園林景觀效果最為關鍵的因素。此次布置花卉花期較常規生產提前一個月,為確保每一個花壇都有鮮活的植物材料,根據花壇主題、形式,將30余種冬季觀賞效果良好的木本植物組合搭配,營造各具特色的花壇植物景觀。其中觀枝觀干植物5種,包括擁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‘霞光’絲棉木、‘金枝玉葉’絲棉木等;觀果植物4種,包括‘絢麗’海棠、北美冬青等。針葉樹、常綠闊葉樹等21種,既包括葉色豐富的藍粉云杉、金蜀檜、‘藍色天堂’落基山圓柏等彩色針葉樹,也有姿態優美、蒼勁挺拔的造型油松。
新創意:將園林廢棄物加工處理,進行造景與藝術創作,成為冬奧花壇景觀的另一大看點。編織工藝傳遞中華文明。將冬季修剪下來的園林植物枝條、枝干、果實等分別進行修剪、分級、染色、防火處理后,由花藝師進行編織創作,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花壇景觀,例如在“開放冬奧”花壇中,枝條編織集力量感、流暢、精致、細膩于一體,展現遒勁有力的中國書法“冬”。在枝條色彩表現方面,突破了以往園林廢棄材料造景色彩單調的限制,邀請色彩專家進行調色、配色,制作色卡23種,反復對比后,從中選擇13種用來枝條染色。既與周邊環境整體色調相協調,又實現了花壇繽紛的色彩,烘托出濃烈的節日氛圍。多種花藝材料的使用提升花壇豐富度。漂流木制作的“麋鹿”,充分體現動物的肌肉紋理和力量感。用松塔、青杄球果對結構表面進行立體裝飾和肌理塑造,讓冰冷的結構呈現出生機。將園林廢棄物粉碎、染色等加工處理后形成的彩色覆蓋物,作為冬奧會期間花壇平面景觀營造的主要材料,打造線型流暢、顏色豐富的地面景觀效果。
新工藝:雪花是表現冬奧會的重要特征。為了讓廣大市民、游客,白日觀景,夜晚賞燈,雪花在原工藝上進行了多重深化,借鑒他山之石,融入園林景觀。花壇中設置各種形態、各種尺寸的立體雪花20余組,最大尺寸的雪花達到5.3米。雪花造型采用多種新工藝:如花藝雪花,采用永生花填充,“蓬萊松”星星點點,花語為長壽,象征著生機勃勃、枝繁葉茂;“黃櫨”如云似霞,花語為歷經風霜、永恒不變。沖孔板雪花,以工業風手法營造雪花的冰清玉潔;亞克力磨砂、拉絲貼膜工藝模擬雪花結晶、效果渾然天成;彩色軟質燈帶鑲嵌,朦朧的冰藍、冬日的意境;固廢物打印工藝,突出簡約冬奧會的理念。
新技術:冬殘奧會期間,針對室外冷寒、干燥的氣候條件,項目組從500多個花卉品種中篩選出9個種類30個喜冷涼品種,共計生產花卉22萬余盆。為確保冬殘奧期間花卉盛開,花卉生產技術團隊反復討論研究,制定了專項生產方案,采取溫度調控、光周期處理、抗寒誘抗素處理、低溫過渡等一系列技術措施,對不同花卉品種進行處理,確保在冬殘奧會期間盛開。對梅花、麥李等花灌木采用嚴格控溫,光溫調節的綜合措施,促成在3月初綻放。
新挑戰:為應對冬季可能遇到的極端低溫、大風、雨雪、冰凍等惡劣天氣,堅持以安全為根本,針對各施工環節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和措施。確保安全和景觀效果的“萬萬無一失”。根據方案設計,邀請專家對天安門廣場巨型中國結結構設計進行專項論證、專項演練等確定最終實施方案,完成天安門廣場中心花壇、專機樓“喜迎盛會”花壇12級風載標準,其他花壇按照10級以上(北京百年一遇)風載標準的結構設計、計算。通過使用固化劑、環保阻燃劑等措施,增強彩色覆蓋物抗風及阻燃能力;對植物枝條、玻璃鋼、亞克力等主要材料反復進行抗低溫、淋水實驗;為吉祥物、會徽、雪花等關鍵、主要元素,制作多個不同材料、不同工藝的樣品,反復實驗,選擇最優,確保最終現場施工的安全高效、精準有序,效果完美。
持續發力,全面提升首都冬季城市景觀品質
園林集團“金牌養護”團隊在天安門金水橋畔進行了綠化景觀布置,采用綠地內黃楊球和紫葉小檗球搭配彩色園林覆蓋物的形式,色彩風格主要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色彩系統的主色,選用霞光紅、迎春黃巧和竹綠進行巧妙搭配,呈現豐富的色彩組合效果,為冬季的首都增彩添色,營造濃厚的冰雪大會氛圍。
天安門廣場金水橋景觀
重點對首都機場高速兩側三元橋、五元橋、北皋橋、天竺收費站綠地等區域進行冬季景觀提升。通過栽植常綠植物,搭配彩色枝條、彩色針葉和冬季掛果的植物,搭配彩色園林覆蓋物,為各國健兒到達首都留下喜慶熱烈的視覺景觀。
阜石路沿線綠化景觀
此外,還分別對冬奧賽場周邊、北京冬奧組委所在地、阜石路沿線綠化景觀進行了改造,用一條有韻律的“帶”將道路分割成為四個街角綠地的地塊視覺上成為一個整體,運用波浪鋪裝、藝術雕塑、弧形景墻等元素,展現奧運元素與首鋼工業風貌相結合。西起西五環晉源橋,東至西四環永定路共計綠化施工達42個地塊,打造出一條秀美的城市奧運風景廊道。施工團隊采用藍色搭配彩虹樣式的彩色園林覆蓋物進行美化,點綴雪花造型圖案,打造綠色、科技奧運的整體景觀形象。
高山滑雪項目
奧運健兒拼出的是高水平,是奧林匹克精神;園林建設者也同樣在冬奧項目中拼出的是高質量,是特別能攻堅的奮斗佳績。位于海拔2198米的海坨之巔,園林建設者們攻克了海拔最高、難度最大、氣候環境最惡劣的難題,在最大坡度達70度的山體上進行生態修復。為了最大化還原原狀高山植被,通過大規格容器苗培育技術和“樹木醫”特養技術的全方位管護,對現狀高山苗木和亞高山草甸進行移植撫育,后期結合自主研發的高山區多維生態護坡綠化、植生槽培土、蜂巢土工格室植草護坡、“高次團粒”噴播、植物纖維毯+生態袋組合綠化護坡多項山體修復集成技術,完成苗木的就地遷移,亞高山草甸的全部回鋪,成功建成目前世界上施工難度最大比賽場地,為生態系統的恢復和景觀環境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。
在延慶區張山營鎮,園林建設者為冬奧建成了展示冬奧冰雪運動文化的綠色生態廊道。重點對龍聚山莊休閑廣場、中羊坊口袋公園、冰雪廣場、健康跑道、休閑跑道、延彩大道、主題景墻等景觀進行了綠化種植、牌樓仿古建筑翻新。在嵩山林場,園林建設者為冬奧提升了生態功能。在面積達170.4萬平米的區域,通過栽植油松、彰武松、白皮松、青扦等常綠喬木,保持水土、涵養水源,提升奧運場館周邊的森林郁閉度和美景度。在朝陽區奧體中路,園林建設者為北京冬奧村人才公租房植樹造景。在建設面積約19250平方米的綠化工程前,面對項目大部分喬灌木的種植都處于反季節施工、雙總包管理、交叉施工多等難題,通過從施工前期預判把控風險、中期實操有效應對、后期養護等多項措施,全方位高質量服務,讓項目如期交付。
北京冬奧村人才公租房植樹造景
冬奧期間,園林集團派出值守及應急保障人員4000余人次,開展奧運景觀保障、綠地防寒設施維護、綠籬和草坪冬季防火、綠地環境衛生保障、綠地欄柵及園林雕塑景觀清洗維護、應急處理等工作,用堅守打造最美風景。
冬奧會已勝利閉幕,冬殘奧會即將開幕,園林集團將再接再厲,繼續完成景觀保障任務,更加自覺站在“國之大者”的高度,以“精精益求精、萬萬無一失”的工作標準,全力描繪綠色冰雪畫卷,奮力將冬奧、冬殘奧城市景觀布置打造成北京向世界展示“雙奧之城”風采的一張金名片。